馬鞍巖生態康養基地: 青山綠水間做活紅色經濟
2022年07月11日
炎炎夏日,尋一處清涼,享一夏風光。位于甌海區澤雅鎮高山上的胡坦村可稱得上避暑又避世。依托胡坦村馬鞍巖革命交通站的紅色基因,馬鞍巖生態康養基地以“紅色旅游+休閑農業”模式,打造多元化鄉村旅游新方式。
沉浸式了解紅色文化、體驗田園風光、感受采摘之樂……這個暑期,馬鞍巖生態康養基地根據交通站的紅色歷史,專門創作劇本、準備道具,為研學注入更加豐富的內涵。
【馬鞍巖生態康養基地負責人 季東:對于青少年來說,我們這種沉浸式體驗的紅色革命研學對他們來說是比較合適的。一方面是通過演繹的方式,更加讓他們覺得有趣,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一些紅色革命歷史的內容,更加讓他們記憶深刻,體驗感會更強!
馬鞍巖革命交通站藏于澤雅北林垟海拔568米的深山中。2009年起,交通站負責人何碎嬌的后輩在這里修繕祖宅,建立紀念館,相繼開發了竹海民宿、田園綜合體和休閑農業等,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基地。
【馬鞍巖生態康養基地負責人 季東:我們這邊最獨特、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以紅色革命為主題,慢慢衍生出各類的項目,包括研學,包括紀念館,然后周邊的環境我們這邊也不錯,離市區的路程只有一個小時,周邊萬畝竹海,我們這個地點跟交通站身在一個竹海包圍的中間,適合游客過來游玩,包括游玩、康養等!
出于多元經營的考慮,企業推動農產品種植養殖、田園采摘等產業發展,并衍生出農耕體驗等戶外研學課堂。同時,實現綠色生態和紅色旅游資源深度融合,帶動當地村民增收。
【馬鞍巖生態康養基地負責人 季東:我們懷著一種回饋家鄉父老鄉親的情懷去投資這個(項目),包括對鄉親帶動一些農業的發展,我們會去村里收購他們的一些農產品,包括一些用到的人力,解決了鄉親的一些收入的問題!
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的同時,企業還將持續導入新業態,擦亮紅色品牌,在青山綠水間做活紅色經濟,為鄉村振興注入力量。
【馬鞍巖生態康養基地負責人 季東:文旅這塊我們會完善一個業態街區的打造,潮街的打造。國潮那個方向,比如說咖啡,一些食品店,包括我們這邊的一些手工藝,包括一些土特產,各方面業態的一些文化的打造,還有一塊我們會做田園綜合體,這塊會增加一個夜間燈光秀!
編輯: 夏盧克